讲好企业成长故事的作用和意义
人们对故事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从小时候对倾听故事的渴望,到曾经全球发行量排名第五的期刊《故事会》,都说明了这一点。而企业成长故事,可以让整个企业变得生动起来,更具人格化,更容易让员工感到亲切。具体来说,企业成长故事,对于企业有着五方面的重要作用。
1.企业成长故事具有传承企业精神的作用
三年企业靠机遇,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而最能承载企业文化的,就是蕴含在企业成长故事中的那些道理,特别是其精神气质。对于企业,一段好故事,是重温一段战天斗地的企业成长历程,更是传承一种生生不息的企业精神。每个企业都有精神上的“传家宝”,她是企业永续繁荣的内生动力,值得代代相传。企业走过的是如歌岁月,经历的是点滴故事,留下的是沧桑历史,沉淀的是隽永文化。
2.企业成长故事具有诠释企业价值理念的作用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要想带领着一个很多人构成的组织,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地发展下去,必须要有自己明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来进行统领。但是理念再明确,必定还是稍显概括抽象,“喊理念不如讲故事”。企业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经过企业成长故事的诠释,能够让理念故事化,通过将发生在企业里的人、事、物的经验或事迹加以叙写,使人能从故事里了解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与意义。故事的魅力在于把抽象变具体,把无形变有形,把空洞变形象,赋予理念以情境、情节,让刻板无趣的文字变得活灵活现。有了故事,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思想层次建设就不再是乏味的“政治学习”,而是色香味俱全的“心灵鸡汤”。如港澳资讯官网公司的客户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刚出版了《同仁堂:传承与发展———北京同仁堂改革发展二十年记》,对1992年同仁堂集团组建至2013年,集团党委、董事会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锐意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特别要求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就包含了这样的深意在其中。
3.企业成长故事具有感召员工行为的作用
企业要想团结员工,鼓舞士气,故事是最富感染力的形式。对于企业思想层面的建设,其最终归宿和目的都是朝向实践,也就是企业的组织行为和员工行为。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倾向于说“治标先治本”。这其中道理,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已经做过精彩论述,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很多时候,思考本身就是行动的开始,而行动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考,具体到现在常用的表述上,就是“标本兼治”或“以标治本”。最近几年,中央强力推进的“八项规定”,已经影响到众多国企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八项规定”的内容非常具体,原因就在于此。这就给人们以启示,“治本”本身就可以在“治标”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同时,既然“治本”的目的,还是要实现“治标”,从“治标”开始入手,本身就不失为一条更为便捷的途径。在“治标”的问题身上,企业成长故事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通过讲故事,情景再现,动之以情,让员工感觉到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么做才受欢迎,进而影响到员工的行为。当员工的某种为企业倡导的行为坚持一段时间后,慢慢感受到这种行为带来的对个人、对企业的好处,自然就会转化为员工自己的思想认知。
4.企业成长故事具有柔化企业管理的作用
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做事做人,都有故事。会拾故事、会讲故事,很大程度是企业领导者管理智慧的体现,沟通能力的体现。著名管理学家约翰·P·科特曾说:“不会讲故事的企业家就不会管理。”作为中国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海尔CEO张瑞敏的感触也很深刻:“我常想《圣经》为什么在西方各国深入人心?靠的就是讲故事。”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引发共鸣,能够起到协调矛盾、上下同欲、凝聚人心的作用。故事是最低成本的激励手段,让故事替企业说话、替领导说话。要批评的时候讲个故事,含蓄幽默中,多了对下属的理解和宽容;要表扬的时候讲个故事,多了信任和温暖,激发了更多人的积极性;提意见的时候讲个故事,少了唇枪舌剑,多了将心比心,拉近了心的距离。
5.企业成长故事具有传播品牌形象的作用
故事能够为企业注入魅力,赋予企业品牌更具个性的形象。港澳资讯官网公司的客户,某化工企业张总带队考察电缆供应,晚上闲来无事,随手翻了翻白天客户赠送的《企业故事》,目光停留在一个关于车间工人对待质量的小故事上,故事看完,张总心里的决定也做完了——购买这家企业的产品。这位张总向港澳资讯官网公司的副总裁付立红讲了这个故事,解释了为什么让港澳资讯官网公司在文化咨询成果中提供《企业故事》的原因。事实上,故事和品牌结合得十分紧密,提起海尔的企业文化,“砸冰箱”的故事立即映入脑海,提起新东方,马上会想起俞敏洪在北大校园刷培训传单被抓的故事。而铁人王进喜之所以成为大庆油田,乃至于一代石油工人的典型象征,就在于他那个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的精彩故事。企业成长故事具有天生的传播优势,品牌建设需要讲故事。
好的成长故事的判断标准
好的企业成长故事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方能使其传诵不衰。讲故事的能力,也不是完全靠天赋,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逐步提高。了解好的成长故事的判断标准,是讲好企业成长故事的第一步。
(一)会选故事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故事,如何进行有效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也考验着讲故事人的敏感度和判断力。
1.真实性,依靠事实的力量
故事不是新闻,更不是记录报告,需要进行一定的剪裁和加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成长故事可以虚夸,甚至编造。具体来说,企业成长故事应该选择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细节,做到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最大限度地做到“事实故事化”,而不是具有浓厚“夸张”、“想象”、“戏剧化”色彩的“文学故事化”。
2.正向性,以正面引导为主
由于企业成长故事的特殊性,需要更多地以正面故事来引导受众的行为,有时即使批判,也要找到其正向性的要素所在,否则宁可不用。如《神东安全文化典型案例》中有一篇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企业内部媒体记者到井下采访,却因为一些安全细节,多次受到井下矿工的批评。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反面的批判故事,但在深层次上,反映的却是神东集团的基层矿工的遵循标准、一丝不苟,是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大力肯定和弘扬。
3.典型性,让故事覆盖更多群体
企业成长故事不能追求另类,而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起到以一当十,以点带面的作用。典型性一要有代表性,即所选材料较一般材料突出,有特点、有特别之处;二要有普遍性,即所选事例无论大小,都不是个别现象、个别事件,而是普遍存在的。如阿里巴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时,马云没有自己敲钟,选择了八位参与其生态系统的客户,并在随后的演讲中,呼吁大家关注这八个客户,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阿里巴巴企业成长故事的典型性。
(二)会讲故事
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是管好人,管好人的关键是了解人的需求、触动人的心灵,实现人本管理,讲故事是最好的方式。联想擅长用故事来宣扬自己的管理思想。联想的故事是从“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开始的。海尔的张瑞敏是公认的讲故事的高手。我们认识海尔大多是通过“洗土豆的洗衣机”、“砸冰箱”、“海尔兄弟”的故事中开始的。讲故事并让别人接受你的故事,是管理者的核心能力之一。
1.主题性,挖掘核心价值
内涵是企业成长故事的灵魂,故事主题内涵的深度与厚度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力量。能否从主题内涵上有所突破和挖掘,做出独到的观察或独特的思考,是故事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只讲究讲故事的技巧,内容空洞,主题漂浮,只能带来一时的新鲜感,难以带给受众长久的感动。马云在公司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时发表的演讲中,开头就提出了自己和创业伙伴的梦想,就是“在某一天能够创立一个为成千上万小企业主服务的公司,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其后展开的故事中,也都是紧紧地围绕了主题。而那些普通人的故事,因为有了这种内涵的挖掘,在马云的讲述中,也变得更有意义。
2.体验性,关注受众需求
在整理故事的过程中,注重内涵挖掘的同时,还要注重与受众的互动。讲故事形式不拘,有书面讲、口头讲、镜头讲等。写出来的成长故事,要知道写给谁看,讲求逻辑严密、结构精巧、以事正理;说出来的成长故事,要关注为谁而讲,讲求同理心、应时而变与语言张力。无论是哪种形式,讲故事的人都应改变想法,从关注自己,变成注重受众,抱持“没有你我会失败,有了你我的故事更完整”的态度。IBH公司在纽约阿莫克的经理人发展部门,为了让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讲故事,甚至请来了在好莱坞有15年剧本写作和故事编辑经验的著名编剧训练经理人讲故事的能力。
3.哲理性,做到以小见大
单纯宏大背景的叙述,往往会让受众觉得所讲述事件离自己很远,将这些小的事件,放到一个大的背景下,就会给受众以多层次的感受。故事虽小,但由于其展示独特的视角、反映深邃的内涵、折射人生的哲理,能达到“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效果。
(三)会“卖”故事
企业之所以重视自身的成长故事,相比普通的故事而言,其目的性更为明确,就是要广泛的宣传、传播,“卖”给员工、客户或社会,增加受众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感,才真正实现了企业成长故事的最终目的。
1.适时性,要借助机遇积极推销
对于故事的推广,要选准时机,在合适的时候,推出合适的故事,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如在企业创业初期,讲述一些发生在企业内部或者外部的艰苦创业并取得成功的故事,就是比较恰当的时机。而在公司年终总结或表彰时,就更适合推销一些业绩突出的员工或部门努力奋斗并取得收获的故事,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信心。同样的,在提升服务、提升管理的重要时期,就要根据需求,选用更匹配的服务和管理故事。在对外推销时,一个新产品的推出,往往是企业受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时期,也正是企业推出产品故事的最佳时期。
2.延续性,系列故事要打组合拳
在企业成长故事背后,体现的往往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这就要求故事的传播要一脉相承,具有选择,不能所有的故事不加区分地推出。苹果公司在产品设计中,往往不注重硬件参数,而更关注用户体验、亲和度。所以在苹果公司流传出来的故事中,除了他们对产品艺术性的追求之外,更多的是他们如何严格保密产品设计过程中每一个细节,而不会是他们在产品设计上的某个具体环节是如何进行的。
3.节奏性,故事的推出要错落有序
企业成长故事的魅力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适合在平时经常提及、传播。但人的注意力很难一直关注在同一件事和同一种形式上,同样的事物很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和厌烦心理。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曲”是使故事结构精巧曲折,其实这也是故事传播的重要技巧。在故事的传播中,要有机安排大规模宣传(如借助发布会、研讨会、专题活动等形式进行传播)和小规模宣传(如借助小团队交流会、办公会、分享会等形式进行传播)的比例和频率,才能不断调动受众参与的积极性。
(文/港澳资讯官网 李 亚 韩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