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企业成长故事要按类抓写点
1.根据企业性质选择故事的侧重点
企业成长故事,说到底是人的故事,也就是企业家故事、团队故事、员工故事。按企业的性质来分,国有企业重历程、业绩,民营企业重企业家文化。按企业的发展阶段来分,创业期的企业凸显企业家主张与魄力,成长期的企业强调团队精神的培育,成熟期的企业注重践行企业价值观,而处于转型期的企业尤为关注变革。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而言,成长故事也有一定的行业特色,如煤炭行业重安全,IT行业重创新,烟草行业重服务等。
2.根据人物特征提炼故事的闪光点
在企业成长故事中经常担任主角的是企业家、团队领导、技术骨干与敬业员工,他们是企业价值观的代言人。抓住他们身份特点、性格特征、面对冲突时思想与行为的个性特色,就能让这个人鲜灵活现、跃然纸上。
成功的企业家故事,总能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挖掘出企业家不同于一般人的特性,体现其过人的智慧与勇气、深邃的管理思想、独特的人格魅力。做事、做人都成功的企业家不仅是企业的灵魂人物、精神领袖,也是青年人的创业榜样与人生导师。成功的企业家故事,都不一而同地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企业家形象。乔布斯的明星气质、战略眼光和推销才能,连同他创造的苹果产品,赢得了恒久的、高山仰止的崇拜。而号称能与乔布斯媲美的中国企业家马云,他的真诚、睿智、坚定,与创造的财富传奇一样熠熠生辉。我们轻易就能记住乔布斯几起几落的经历、大刀阔斧的改革,也能记住马云当初手握50万是买房还是创业的抉择。
写企业成长故事要做到“两深三善”
1.深化主题,主题越集中越好。一般来说,企业成长故事往往反映创业历程、创新发展、安全管理、优秀团队、岗位明星、感恩奉献等。创业故事,必须围绕“创业”来写,人与事都寓于创业历程之中;创新故事,必须围绕企业思想变革、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来写;安全故事,则是体现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智慧;团队故事,记录众人并肩作战的轨迹;明星故事,讲述员工的敬业奉献;感恩奉献故事,则体现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2.深挖素材,素材越丰富越好。好的作者如同织女,善于采集素材,把散乱的材料理出逻辑,编出花样,织出生命。素材源于实践,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就必须深入实际去采访,多方面收集自己所写故事人物的信息,与自己的“主人公”面对面接触,深入沟通,直到能够提炼出鲜明的特征,且有相关的情节作为支撑。积累越多,选择面就越大;材料越鲜活,情节就越丰满;感受越深刻,感染力就越强烈。
3.善用标题,标题越“抓人”越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好的标题,如同一双深邃明亮的眼睛,其目的就是让读者一看标题就生发探究的欲望。好的标题,是精华的浓缩,是主题的升华,不求大而全,但求抓眼球。山东能源是山东省为谋求煤炭行业破局,重组省内六大集团成立的能源航母,也是行业内深融合、大协同的典范。为凝聚发展共识、汇聚成长动力而编纂的《山东能源超越文化故事集》,就非常重视标题的提炼。如:《烛光会议扭乾坤》,讲述淄矿集团在艰难时刻,因在烛光会议上做出了重大决策,而杀出一片新天地的故事;《左公柳见证拓疆史》,则从一棵柳树的视角见证山东能源对外开拓的历程。
4.善设开篇,开篇越新颖越好。一个好的开篇,只用短短的几十个字,就能让人凝神侧目,产生继续阅读的冲动。有两种比较常用的开篇方法,第一是悬念法,在开头时埋下伏笔,如《联合办学路更宽》,开头就是这么写的:“2011年6月,淄矿集团煤炭技术学院院长马德会心急如焚,该学院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实际招生人数离他们的招生计划人数还有较大差距。”由此切入到“招生难”的行业背景,层层解开他们的联合办学新思路。第二是引用法,如《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直接用“我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他常常把‘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挂在嘴边,他就是肥矿集团陈蛮庄煤矿安监处的邱向东……”
5.善于收尾,结尾越引人深思越好。故事的结尾,最忌洋洋洒洒,而应点到为止,给人以“纸短情长”之感。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或者前后呼应,或者解开谜题,或者点题阐发,让人深思,让人回味。
写企业成长故事要加强素材管理
企业成长故事往往与企业大事相伴而生。国家、行业的重大政策调整,企业发展遇到的新形势,生产经营面临的新问题,企业家言谈中的高频词等,都是很好的素材。如果说企业一把手是企业成长故事的主角,那么企业文化管理部门是讲好企业成长故事的第一责任人。企业文化部门要注意对这些关键节点、关键事件、关键言论的搜集,做好企业“大事记”的归集、年度大事的汇编、内外部新闻报道的汇总,经常进行阶段性的梳理。
企业文化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机,采取内部征文、对外约稿等多种方式,把发展历程中的成长故事汇编成集,以利传承文化、布局未来。
写企业成长故事要注重推陈出新
时代的发展、领导的更迭、员工的交替,决定了一个故事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从过去讲到现在。新的时代,要给故事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新的的领导,又会给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思想;新一代的员工,也会对企业成长故事有着新的需求。
这就要求企业文化管理部门以保持成长故事的传承性、先进性为己任,通过对老故事进行新编、挖掘和整理新的故事、撰写系列故事等方式,进行故事内容的更新、企业价值观的重塑。同仁堂《一幅对联背后的故事》,讲的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个古训的三百年传承。同仁堂的药材坚持“取其地,采其时”的原则,在抗击“非典”时,每卖出一服“抗非典方”就得亏损2元钱,仅此一项该企业就报亏600万。在其他同行抬高药材价格的时候,同仁堂以义取利的“仁”哲学得到了社会的赞誉。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老故事是怎样在新时期焕发生机的。
写企业成长故事要做到内力外力结合
成长故事的写作离不开人。企业员工中的文学爱好者是企业成长故事的原始撰稿人。他们也许没有娴熟技巧、生花妙笔,却能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把企业重要的成长故事及时描绘出来。可以把他们纳入到企业通讯员队伍中来,把企业内刊打造成他们发挥自身才艺的舞台。有条件的企业,拥有自己的新闻中心和记者编辑,他们深入现场,采访和挖掘第一手素材,在原始稿件的基础上,润色出生动感人的故事。
媒体记者、企业文化咨询专家等从局外的角度审视企业,往往能够披沙拣金,从企业发展脉络中找到关键性的人物、事件,从企业价值观传承的高度重新衡量已有故事的价值,使一个个原汁原味的故事更加洗练,使一个个独立的故事串联成链,清晰地展现企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文化部门可以借助“外脑”,对企业成长故事进行修改完善,使之锦上添花,更上层楼。
(文/北京港澳资讯官网管理有限公司 李 亚、韩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