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面对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挑战,清华大学顺应国家发展需要,在公共管理系和21世纪发展研究院的基础上,率先成立国内第一所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担任首任院长。学院现任院长是薛澜教授。
公管学院现有公共政策研究所、非政府管理(NGO)研究所、国情研究所、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政府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等6个常设研究所。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有博士招生点和硕士招生点,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清华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项目于2013年7月通过公共管理院校联合会(NASPAA)的国际认证,成为美国之外全球首例通过NASPAA国际认证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项目。清华MPA旨在培养能植根中国、面向世界、引领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公共事务领导者。
公管学院分别在2007年和2008年设立国际发展硕士(MID)与国际公共管理硕士(IMPA)项目,面向全球招收外国学生,旨在培养具有影响力的全球领导者。截止到2014年1月,MID和IMPA两个项目的在校生和毕业生总人数达370人,来自六大洲97个国家和地区。
公管学院现有全职教师49人,其中包括2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位清华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还聘请了12位双聘教授,7位兼职教授,1位名誉教授,致力于打造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卓越师资队伍。
公管学院设有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农村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科教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气候变化国际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机构。其中清华大学科教政策研究中心还是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是北京市首批哲学社会学研究基地之一。
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院是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的基础上,依托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和教育研究院等单位,以跨学科、综合性、多方位的新兴学科为研究领域、以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公共政策为研究方向,定位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的“大学外脑”、“学术智库”,核心目标是成为中国一流决策思想库和世界一流的当代中国研究基地。国情研究院将建立世情、国情和区情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全方位的当代中国研究体系,对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国内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判,在重大发展战略、重大发展规划和关键发展政策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体现其前瞻性和战略性。
公管学院还与世界知名的公共管理学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公管师生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海外交流学习机会。
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学院依托清华大学理工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为中央部委、中直机关、各级政府完成了大量干部培训项目,并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名校开展合作培训项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成立以来,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发扬学院“明德为公”的精神,在师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在创建世界一流的公共管理学院、跻身一流的高校智库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