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前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前伦敦市副市长、国际著名经济学者,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斯义先生(Mr. John Ross),通过20多年对中国改革开放经济数据的跟踪和观察,以西方经济学家的视角分析中国经济现状和趋势,是西方经济学者中为数不多的支持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人士之一。近日,本刊记者对罗斯义先生做了专访。他谈了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的总体评价,以及当前中国经济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他的独特见解和建设性意见,可能会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有所帮助。
本刊记者(以下称“记者”):您是中国的老朋友,对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有深入的研究,并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独立见解,称得上是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您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预期非常看好,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总持积极和肯定的态度。我想知道您的这些观点是如何形成,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罗斯义(以下称“罗”):用西方标准衡量,我算是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但在中国,许多本土经济学家比我更了解中国经济。所以,按中国的标准衡量,我对中国经济并不算精通;只是按国际标准,我还算是中国经济问题专家。
至于历史原因,20多年来,我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写了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文章,在国际上发表,形成了我对中国经济的认识。总体上讲,我是中国经济成就的崇拜者。我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是非常成功的。我非常赞同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由于他在世界银行的任职,他关于中国经济的书籍于2012年开始翻译成英文版。我并不认识他本人。但是,读了他的著作后,我发现我对中国经济的观点与他的观点非常相近。因为,他对1989年俄罗斯作了分析,他反对西方对俄罗斯1989至1991年间采取的失败的“短期阵痛疗法”经济政策。当时我就在莫斯科,参与了这个过程。就走哪条改革道路的问题,俄罗斯政府和经济界正在开展一场严肃的讨论。我受俄罗斯当局的邀请,参与了这场讨论。我的主张是,俄罗斯应效仿中国的经济改革模式,而不是采取西方人提出的“短期阵痛疗法”。我和时任俄罗斯外交部长认真地交谈过多次,希望说服他们采取中国式的经济改革政策。但是结果非常失败。俄罗斯最终采取了西方的政策。这也是为什么,我1992年4月的一篇文章“为什么经济改革在中国能够成功,而在俄罗斯失败?”最初没有用英文发表,而用俄文发表。我在这篇文章中,关于西方“短期阵痛疗法”的结论,与林毅夫先生的结论非常相似。
记者:在西方经济学家当中,您是唯一对中国经济发展持积极乐观态度的经济学家吗?
罗:当然不是。还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与我持同样观点。也可称之为一个学派。经济界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和态度,有各种各样的观点,但是,在海外经济学家当中大体分成两派。现在仍有一支很有影响力的学派,20多年来出版了很多书籍和文章,预言中国经济将是一场灾难性的崩溃。有许多专著都支持这种观点。我认为,这些都是不严肃的宣传,是完全错误的,但它却是一种多数观点。然而,还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是非常成功的。其中最著名的有,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英国经济学家,前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董事长,“金砖国家”一词的发明人),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现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Vu Minh Khuont博士,(非常有影响力的越南经济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还有丹尼·柯(Danny Quah,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等人。在过去20多年中,与那些持“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西方学派相反,他们坚持预测中国经济会取得巨大成功。可以说,在西方经济学家当中,仍有2/3的人持“中国经济崩溃论”。事实已经证明,他们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大约1/3的西方学者持有“中国经济成功论”。事实也已证明他们是正确的。我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中国已经是公认的在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您认为,就国际经济关系而言,中美经济关系和中欧经济关系相比较,有什么特点和不同?
罗:除了研究中国经济,我研究最多的是美国经济。我长期密切关注美国和欧洲经济状况。首先,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状况是完全不同的。美国是一个单独的国家,而欧洲是由多个国家组成。因此,欧洲的情形完全不同,有的国家经济政策非常成功,例如德国;有的国家的经济政策却很不成功,例如意大利。因此,我认为美国和欧洲的经济状况是不同的。就他们与中国经济的相互影响而言,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而我认为,中国与欧洲经济之间互动的效果,基本上对中国更有好处。因为,欧洲是一个很大的开放市场,而与美国相比较,欧洲的反华情绪更少些。
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与之相比,美国的国际经济部分在整个国家经济中的作用要小于中国国际经济部分对国家整体经济的作用。在中国,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各占25%左右。这说明,中国50%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国际贸易开放。在美国,进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出口约占15%,这说明,美国经济的1/3,是对国际贸易开放的。因此,国际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大很多。
记者:当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虽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结构调整、成本增加等诸多困难,出现了利率上涨,投资下降的现象,经济增长进入了下行通道。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降到了3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作为关心中国发展的西方经济学家,您如何分析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对中国当前采取的经济政策有何评价?
罗:前面说过,我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政策的崇拜者。中国的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并不是说所有政策都是成功的。我认为,现在的经济政策也有失误的地方。因此我预测,今年下半年经济形势还会转差。我并不是说会出现大的下滑,经济崩盘,或增长率下降到5%。但是,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还会继续,但不会出现崩溃。所以,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为什么当前的经济形势趋于下行”,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20多年来,我一直在写关于中国经济的书籍。我认为,这不是第一次出现政策失误。人们不可能做到事事正确。从理论经济而言,现在的政策失误是非常基本的理论性错误。因为,基本性错误会导致决策失误,因而导致经济下滑和效率低下。当然,有人会说,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当前,经济下滑会使发展质量变得更坏,而不是更好,从而会对人民的生活水平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认为,在中国将会有一个关于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讨论。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类似的情形发生。以前也出现过政策失误的情况,例如,2007年,允许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发生。不过,我并不预计会发生经济崩盘,但会发生一些问题。
记者: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坚持自己独立的学术观点是您的原则,我也希望您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罗:这正是我在做的,希望引起中国决策者的注意。20多年前,我形成了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当时我最重要的文章题为“为什么经济改革在中国能够成功,而在俄罗斯失败?”我当时的预判是正确的。我认为,谁也不能改变经济的基本原则。现在,俄罗斯曾经犯过的错误,正开始在中国发生,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俄罗斯当年的一些失误,中国将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会遇到一些挫折。我是说“一些”,并不是说两国有同样的经济背景。
今年年初以来,我一直在预测,中国经济形势会变得更加不利。最近的经济数据证明,我的预测是对的。我认为基本性错误之一,是对国际贸易的预期过于乐观。因此,低估了对国内经济刺激的必要性。在国际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就必须加强对国内经济的刺激。必须说明,我并不支持2008年那样的一揽子大规模刺激计划,但现在还是需要更多的国内经济刺激。现在严重的情况是,投资水平在下降。其中,私人投资下降的原因是,利率在上涨。现在对中国经济最不利的趋势是,利率上涨。中国的利率水平一直都比美国低的多。利率起到平衡供给和需求的作用。一旦利率提高了,必定会发生以下三种可能的情况之一。
首先,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率上升。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即因通货膨胀率上升而引起利率上涨。目前并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率上升的趋势,却似乎有些下降的迹象。但我希望通货膨胀率趋于平缓。因为通货膨胀率保持平稳,利率就不会上涨。
第二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资本需求增加。但实际情况也不是这样。因为,投资正在下降。因此,资本需求的下降,是不会引起利率上涨的。
那么,利率上涨的唯一解释是,资本供给下降引起利率上涨。同时,投资也就下降了。国家没有大的投资计划,利率还在上涨,自然私人投资肯定会下降。
遗憾的是,现在采取了错误的政策理论,即所谓“消费主导经济增长”理论。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消费主导经济增长”。市场经济的运行是依靠盈利来实现的,而不是依靠消费来实现。它只能导致日益恶化的资本供给,使经济走向错误的方向。
还有一种观点说,投资水平的下降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效率来弥补。首先,用国际标准衡量,中国的投资效率已经比美国高得多,几乎已经不可能再增加效率了。其次,在经济发展中,提高生产率产生的效益比投资效益小得多。因此,生产率的增加根本无法弥补投资下降造成的效益损失。
当前形势是,投资水平正在下降,造成发展速度放缓。官方的政策是,以提高投资效率来弥补投资水平下降造成的效益损失。但是,提高投资效率所产生的效益,将大大小于投资水平下降造成的收益损失。这会造成不利的后果。首先是盈利水平进一步降低,其次是金融系统会出现问题,等等。当然,我不认为中国整个经济会出现崩溃性的严重问题。
记者:您能分析一下造成当前这种情况的外部原因,和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以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
罗:我认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全球所有微观经济体的投资效率都变得更糟。而实际上,中国的形势相对好一些。在这种形势影响下,主要靠投资拉动的经济总量都在下降,资本的供应量在下降。因为,国际经济形势如此低迷,任何人和经济体都无能为力。
但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创造资本的水平。然而,中国正在推行“以消费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从理论上讲,经济可分成两部分,即创造资本和创造消费。如果提升了创造消费,资本创造就必然会减少。这两部分相加是百分之百,此消彼长。其结果是,利率上升,以创造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受到抑制,私人投资减少,最后导致经济发展放缓。
解决办法是,放弃“以消费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坚持“以创造资本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这样利率就会下降,私人投资就会增加。但问题是,资本供给量不可能很快增加,因为利率下降需要一个过程,也许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下降一个百分点。在这期间,经济可能已经下滑了很多。因此,政府必须鼓励增加投资。建议推行两项政策。第一,是短期政策,即适度增加政府投资,抑制政府投资的减少,防止经济下滑太多;第二,制定长期政策,促进私人投资的增加,加大资本供给量,使企业盈利水平不断提高。
(文/本刊记者 何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