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五湖四海的精英汇聚热土十年追梦到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建成的大河圆梦,事业辉煌,人竟风流。如今,肩负着“兴水惠民,和谐发展”的使命,小浪底“兴·和”文化正在谱写出多元发展的新篇章。
一路英雄,一路赞歌。黄河小浪底水资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在朝着多元发展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行的征程中,新一代小浪底人在小水电建设一线战天斗地。峰回路转的白云之侧有他们用双脚踏出的山路,层峦叠嶂的沟壑之内有他们用双手筑起的大坝,风口浪尖的抢险一线有他们无怨无悔的挺拔身影。云南合宇投资有限公司的同志们,就是这样一群人。
山篇:那一刻,我心里只有工程
2013年,作为领导,亲自编撰招标方案和文件100多份,一本本的工作笔记,见证着他对事业的专注;
短短三年,作为领导,手把手带出来一只团结稳定、能打硬仗的水电特种部队,见证着他对下属的培育;
短短三年,成功探索出一条国有企业对小水电资源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的新路,见证者他的能力与素养;
这个人,便是云南合宇投资有限公司的吴昌春总经理。
3年前,小浪底水利枢纽体制改革,吴总便走马上任到了云南,吴总笑着称那是一段举目无亲的日子。面对从零开始的业务情况和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他全程参与项目选址、征地、外围协调、项目可研、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试产投运全过程。白天一头扎进工程建设,与施工人员一起同吃住、同劳动,晚上他还要挑灯夜战,写汇报材料和招标方案,仅2013年一年就完成了100多份文件。
“我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担子,这是我的责任。有一次,我开着车在前面跑,泥石流在我后面追,那一刻,我心里只有工程。我是小浪底人,这就是支撑我的力量。”
即使出生在农村的同事,在到云南之后,也被艰苦的施工、生活环境深深震撼,而同志们说,这和吴总刚来的时候相比,条件简直好太多了。“筚路蓝缕”就是对吴总工作环境的最好写照。吴总没有说一个苦字,但不难想象,这对于他不仅仅是事业的挑战,更是人生的磨练。
勐戛河四级、勐戛河五级都坐落在深山之中,汛期来临工程面临考验,他冒着随时道路塌方和山体滑坡的危险,经常坚守在一线,亲自指挥防汛安全工作。他说的那一次汛期被困在山上,他和同事们一星期没有下山,没有食物,没有饮用水,最危险的时候,被泥石流追着开了大半天的车才脱离险境。
作为企业领导,他深知肩上的任务有多重。这次我们和吴总一起去基层,我们去访谈,他去检查安全工作。他对工程的每一处情况查看得相当仔细,哪里是淤塞清理的卡口,哪里需要进行封堵使水流归槽,哪里需要加一个安全警示牌,他都要叫身边的同事在记录上标注得清清楚楚。
身边的同事谈起吴总的管理风格,都觉得他真正把小浪底“严、实、细”的作风带到了云南。刚刚收购来的企业下面的员工习惯了四起松散的管理方式,形成了人心涣散、人浮于事的局面,吴总对每个岗位实行竞聘上岗,变相马为赛马,要求员工正视现在的组织性质,真正把自己当成一名光荣的小浪底人,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随后,吴总在与公司班子成员反复商讨之后,整章建制,整个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在严格执行投资公司的考核制度基础上,将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到人、到月、到项目;明确职工的履职标准和要求,事事有人管,处处有准绳,让管理不留死角;不折不扣执行投资公司对于“干部安全、资金安全、工程安全”的制度和措施,对施工组织、质量、工序、进度、材料质检、安全、资料等制定了详细的规范和标准,严保证工程的运行安全和大坝安全度汛;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激励职工自发自觉地提升素质,对多多发电的电站奖励到人,让人人都能与组织同呼吸、共命运。
“对于这支队伍,我提出了三点要求:吸毒的回家,赌博的回家,作风问题的回家。我们是小浪底人的脸面,谁都时刻不能忘了,自己是个小浪底人。”
生活中,吴总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物质上,他克勤克俭,始终保持着小浪底那一抹的清新、质朴的本色;心灵上,他给过许多员工父亲般的关怀和慰藉,手把手带出来一只铁军,却没有时间陪伴家人。
他说,他是一个将事业看得很重的人。他在做事业而不止是做事情。彩云之南那和煦阳光下,才44岁的他两鬓斑白,光束投射向身后,背影屹立如山。山有道,人亦有道,小浪底人的道不正是小浪底“励精图治,追求卓越”的精神么?巍巍耸立,顶天立地,无欲则刚正,遒劲而致远,如高山般历经风雨而又不忘初心,保留着那颗属于小浪底的赤子之心,在彩云之南,用最神圣、最庄严的力量,肩负事业,不负使命。
水篇:张“叔叔”的喜和泪
为啥是张“叔叔”呢?这里要卖个关子。张“叔叔”名叫张宏杰,是合宇公司主管安全的中层领导,是访谈这天最早来到办公室的。他一直笑嘻嘻地招待着我们,而我坐下和他面对面的访谈时,他敞开心扉与我交流,却是一场心灵的震撼。
“安全工作一点隐患没有发现,那就是不正常,在我们这个地方更不正常,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从人的思想上解决问题,这是关键的。”
张宏杰是2013年来的受委派来合宇公司,由于合宇公司收购前是民营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基本是零基础。差到什么程度呢?举个简单例子,对任何一个电站,“两票三制”都是基本的安全管理措施,居然一开始在这边执行不下去,因为无论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水平都要比内地低很多,根本就没有安全管理的意识。
“表面上看,我们在这山沟沟里,制度是不是能放松一点,我告诉你,这是我们小浪底人骨子里的烙印,到哪里都磨灭不了。不制度化那就给小浪底丢人。”
张宏杰的管理风格是实用主义的,他认为安全管理的难点在于人的思想。他认为,安全管理应坚持“一条线”原则,即谁负责,谁管理,安全考核责任与安全管理权力要对应、统一,讲安全管理的一岗双责深入到电站的基层领导。作业人员技术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安全生产水平的高低,受员工素质的影响,一般的安全培训在基层电站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张宏杰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安全管理培训方法,用他的话说就是“讲故事”——案例培训。通过典型的案例,让员工加深对安全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他称“讲故事”为“当好人”的管理方法,有好人就有坏人。什么是“当坏人”的管理方法呢?那就是“依法办事”,落实考核制度,通过安全考核来杜绝隐患的发生,切实加强事故的预防工作。这一好一坏,一软一硬,真是独特而实用的安全管理方法。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眼前就是我闺女那双眼睛。孩子十岁了,每次我走了之后,她怕我想她,反而不敢给我打电话。一时之痛,是为了长久的幸福。我的痛是和孩子两地分居,我的幸福,是能和孩子理直气壮地说,你爸爸是个合格的小浪底人。”
其实,在小浪底工作的两口子都又一个特点,就是大部分人两地分居,只不过,有的近一些,有的远一些。可是像云南合宇这种情况确是重灾区了。张“叔叔”只是其中一个范本。他说他想孩子,他拿出手机一张张翻开孩子的照片,指尖在孩子那清澈美丽的笑脸上滑动,照片里的眼和他的眼对视着,笑着笑着眼睛有晶莹的东西在闪烁。
确实,面对事业和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容他人置喙。这个问题,小浪底人的选择是值得尊敬的,在家中是丈夫、是妻子、是父母、是儿女,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然而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为了大家暂时舍弃了小家的欢愉,从家乡把根伸向边陲,挥洒青春,在这片处女地吮吸事业的新养分,拓展着理想的厚度,他们交上了中国水利人最无怨无悔的光辉答卷。
最后,说说张“叔叔”这个雅号的来历吧。一路上,为了怕我们晕车,他一直一边稳稳地开车,一边给我们讲笑话,闲聊中说起了年龄,他说:“我们小浪底的水土养人啊。其实我四十八岁了。看上去是不是很像25岁,我永远25岁!”开始我还以为他就是贫嘴张大民,后来发现他是怕我们项目组晕车,下午他累得已经说不出话了。一路颠簸,一路坎坷,这条通往大山深处水电站的路多像人生啊!我会记住,这一位永远嘻嘻哈哈在人生之路上开车的“张叔叔”的,他身上有小浪底人的乐观和执着。人说上善若水,正是这份如水般的“正能量”,让小浪底人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所到之处,也处处都有旖旎风光。
树篇: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于永军副总经理是理性而睿智的领导,思想中充满了时代的思辨。在访谈过程中,他系统地思考着合宇公司的优势和短板,条理清晰,逻辑分明。言谈话语中,他时而彬彬有礼,展示着小浪底领导的风度,时而亲切幽默,像一位充满生活智慧的机智长者,给笔者上着一堂丰富的管理实践课程,充满了对工作的负责,对企业的热爱,对员工的尊重。
谭立仁经理是综合部的,拖着还受伤的小手指头,从机场把我们接到驻地。在路上谈起创业的日子,他说曾经有一个礼拜因为暴雨被困在山上,只能挖特别难吃的野菜度日充饥。我们区四级站、五级站的路上,吴总还跟我们介绍,这条路就是谭经理用原始工具一点点修成的,我们笑着说干脆命名为“立仁路”吧。
申晰经理是财务部的,身上有着财务人员独特的严谨务实。从言语中,不难感受到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更有着年轻人的学习和创新精神,他说他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钻研,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考下注册会计师资格证,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还有周博经理,一个快乐的大男孩,是同事访谈的他。
还有调到官渡河的张再虎老总,即便刚刚调到官渡河,谈起云南合宇,话语中净是感情。
最后一篇为什么是树?
如果树有腿,他们是否也会为了事业浪迹天涯,在彩云之南的天际,参天立地,扎根黄河之畔的沃土,支撑出小浪底多元发展的蓝图?
树是单纯的,小浪底人更像是树,只有一个信念,为了理想执着的参天。树是坚韧的,雨打风吹自傲然,烈日冰雪不低头。树对大地母亲永远感恩,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冠再高,也不会拒绝大地的使者,让小鸟在树冠栖息,当大地知道他的消息,秋天来了,洒下一地金黄,为母亲奉上最珍贵的养料。
我们知道树的寂寞单调,我们明白树的艰辛磨砺,我们敬佩树的坚贞不渝,不改初心。
这些树,是小浪底的脊梁。
(作者: 吕 颖 港澳资讯官网文化事业部创意总监 高级咨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