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资讯官网
客服专线: 4006-518371 总机: 010-82251245/1246
改制重组咨询

何谓企业集团 —— 理论 ● 形成 ● 模式

一、组织理论综述

古典组织结构理论

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后期,在组织结构理论领域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古典管理理论,它的组织结构理论称为“古典组织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共同拥有一种最好的结构模式,即通过一种层级制的高度正式安排,将组织活动由统一规定的事无巨细的计划和制度来支配。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泰勒、法约尔和韦伯。泰勒提倡科学管理,主张实行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分工,按职能来设置组织结构。法约尔提出了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模式,设计了“法约尔跳板”。韦伯则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古典组织结构理论用科学和理性的准确性、严格性和普遍性来解释组织结构变化的原因,理论的重点放在对组织管理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分析上。

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理论

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对古典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它以人的行为为中心,主张通过沟通和共同影响来促进普通员工参与组织的管理,它的组织结构理论成为了“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梅奥和巴纳德。梅奥区分了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巴纳德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社会系统学派组织结构理论,他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即由相互进行协作的个人组成的系统,这些协作系统是正式组织。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理论用情感和人的行为来解释组织结构变化的原因。

组织结构权变理论

60年代初,系统学派和权变学派的组织结构理论开始出现,其代表人物有钱德勒、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克等人。他们主张用系统和权变的观点来考察组织结构,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社会技术系统,认为管理者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组织结构设计。这就是“组织结构权变理论”。组织结构权变理论逐渐取代了古典组织结构理论,而成为主流,并成为组织结构领域的一个统一理论范式。组织结构权变理论用管理者对各种影响组织结构权变因素的主观选择来解释组织结构变化的原因,管理者是组织结构变革的主导力量。

组织结构权变理论最著名的观点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钱德勒提出的关于组织结构与战略关系的理论。钱德勒在研究美国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战略的演变过程时发现,企业组织结构是随着经营战略的变化而变化的。据此,他提出了“组织结构跟进战略”的著名论断,即“钱德勒命题”。钱德勒指出,当公司随着变化着的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制定出新战略时,即要求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变革。钱德勒“战略——组织结构理论”的重点首先是战略决定组织结构,而这又取决于企业内部的条件。同时,组织结构对战略又有促进和制约的反作用。一方面组织结构适应企业战略在时间上有一个滞后的过程;另一方面,优化和调整的组织结构对战略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这种作用也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显现出来。

除战略这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外,组织结构权变理论还认为外部环境、工艺技术、企业规模等权变因素也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产生影响。

环境决定组织结构理论

自70年代中期以来,组织结构理论又取得新的长足进步。汉南、弗里曼等提出了总体生态理论,迈耶尔等人提出了制度组织理论,帕弗尔等人提出了资源依赖理论,这三个理论模式的一个共同观点认为,组织环境是组织结构的主要决定力量,而并非是管理者主导了组织结构的变革。

组织经济学理论

以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森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是组织经济学理论的创建者,他们用制度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组织结构进行了新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一组权利交割的集合,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则是一种制度框架或制度安排,它是规范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和权利交割的游戏规则。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和交易费用是路罗拉对组织结构作出的研究成果,是组织结构理论的一大突破,他认为组织结构是一种制度安排,组织结构的变迁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这一动因下企业制度演变的结果。

另外,威廉姆森还根据钱德勒的考证,将企业内部科层制结构分为U型、H型和M型三种基本结构。U型结构是单元结构的简称,它是指按照职能划分组织单位,并由最高经营者直接指挥各职能部门的体制,也称作职能部制结构。M型结构是多事业部结构的简称,也称作事业部制结构。这种企业由若干个按产品或地区组建的事业部构成,而每个事业部内部又建立自己的U型结构,因而M型组织结构实际上是U型组织的复合体。H型结构是对控股公司体制的简称,它是一种相对松散、扁平的组织形式。

学习型组织结构理论

1990年,圣吉(P.Senge)博士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圣吉博士融合了其他几种出色的理论、方法与工具,发展出了学习型组织的蓝图。圣吉博士认为,企业组织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是持续学习,并详细论述了建立学习型组织所需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进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其中,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通过五项修炼,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进而形成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扁平化的组织,即学习型组织。他还分析了学习型组织的一些重要特征,如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愿景,组织由多个创造型团体组成,组织具有“以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等等。

二、企业集团的形成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高级组织形式之一,是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为核心,通过资本、契约、产品、技术等不同的利益关系,将一定数量的受核心企业不同程度控制和影响的法人企业联合起来,组成的一个具有共同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多级法人结构经济联合体。这一定义是基于对企业集团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的结果。下文将着重阐述企业集团的形成,包括成因、特征及其优势。

企业集团的成因

新古典经济学用分工、专业化优势和规模经济来解释企业扩张的理论。这种理论隐含着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企业是一个生产方程,一个在给定的技术定义之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的一个生产方程。其功能是把土地、劳动、资本(后来加入技术或人力资源的变量)的要素投入转化为一定的产出。所以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中,一直将企业假定为一个生产函数,企业的扩张与规模就是在企业以此生产函数为前提,通过边际理论推出的利润最大化的平衡点。

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回答企业为什么存在?一些规模不大但显然不符合规模经济理论的中小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为什么没有像规模经济论述的那样无限发展下去?等等问题。显然,有另外一种因素在制约着企业的无限发展。

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交易费用理论”是最经典的学说之一,它论述和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解决了企业的边界问题。1937年,科斯(Coase)在其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次用交易费用的概念来解释企业的边界。他认为:企业的显著特点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市场通过契约形式完成交易,而企业则依靠权威来完成。企业形成的原因是将市场的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而这种转移使交易成本降低。当企业扩大到如此程度——使得在企业内部再进行一次交易的费用等于同样的交易在市场上完成的费用时,这种互换就会停止,企业的边界就形成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是一种成本关系。

交易费用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中对市场交易的不现实规定,即市场交易中不存在成本,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科斯认为: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有时这种成本还很高。使用市场的成本主要是“发现有关价格的成本”。企业取代市场,资源配置由价格分配方式转为数量分配方式,消除了“价格发现”成本。同时,由于企业内部权威,使要素提供者在“某些限度内服从企业主的指挥”,因此避免了每一次要素分配时的谈判成本,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企业内部也有成本劣势,就是随着企业内部交易数量的上升,管理活动的边际成本也相应递增。企业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企业在内化市场交易的过程中节省了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唯一动力。企业的边界也正是这种内外成本(交易费用)的均衡点。

科斯认为企业以权威来进行内部交易。而阿尔香和德姆塞茨(Alchian ,Demstez,1972)确提出了新的论点。他们认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也是一种契约,它与物品买卖的契约并无二致。契约的履行需要成本,也就是监督的成本,后来这种理论发展成为“激励理论”。对此,张五常(1983)也有同感,他认为: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一种程度的问题,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者说是“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nmson 1975,1979,1980)则从另一方面发展了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即解释了企业纵向一体化发展的动因。他从交易所涉及的资产的专用性、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的频率等三个维度分析交易的性质和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并认为资产的专用性是影响交易成本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在涉及专用性资产的交易中,交易双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若采用市场体制,处在不利地位的一方就要面临很大的被“要挟”(Lock in)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所以这种“潜在的交易成本”使企业只有通过将此交易内化,使企业规模延伸到生产程序的其它阶段中,以减少机会主义的影响。

在威廉姆森之后,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Hart 1986)以契约的不完备性进一步解释了企业纵向一体化的趋势现象。他们认为:市场之间的契约由于对未来的不可预见性和订立完备契约的高成本(交易费用的存在),因此契约存在不完备性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产生了契约权利和剩余权利。当某一契约方想占有这种剩余权利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购入这部分剩余权利。也就是将市场的契约变成企业内部的交换,将市场分配转变成产权分配。

除此之外,阿罗(Arrow)在其《组织的界线》一书中从信息不完全的角度也做了类似的论述。它认为“市场失灵”是使企业存在的原因。市场失灵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也许是信息的不完全带来外部性。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优于市场上的信息系统,这使企业能够不断将市场交易内化。

不论是分工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都开创了单法人企业理论研究的先河,对单法人企业的存在、发展做了较好的解释。总结起来,可以认为:影响企业边界的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原因。分工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是从生产技术的角度上对生产成本进行分析,而交易费用理论却从交易成本和组织结构成本中分析了企业的边界。这种费用可分为可度量的和不可度量的,潜在的和实际的,不确定性的(可用发生概率和最大成本的乘积或保费Premium来度量)和确定性的几种。企业的边界,应当是综合两种成本的结果。由于各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管理水平不同、组织形态不同、资产专用性不同、信息流畅程度不同等因素,所以生产产品相同、市场状况相同,而企业规模完全不同的企业能够同时存在,并同时处于良性发展的状况。

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和规模经济的原因,企业有一种不断横向发展和纵向一体化的倾向。但是当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不论是技术上还是组织成本上都可能产生规模不经济的可能性。企业为了维持其组织的完整性,即企业与市场的界线保持稳定,必须支付昂贵的组织成本。主体企业开始尝试不把所有的企业一体化,而是将某些企业作为其外部组织,并通过资金、技术或人员等纽带和它们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胡雄飞1996)。这是一种介于企业组织和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即企业通过横向联合形成的垄断性企业联合组织,由企业通过纵向联合而形成的资产专用性强的交易和与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相联系的中间性体制组织。对于横向联合而言,垄断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市场不确定性降低等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企业的效率;而对资产专用性强的企业纵向联合,通过降低交易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了约束效率,对处于不利地位的交易者而言,降低了可能遭受的风险;对于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相联系的联合,保持了交易的连续性。这种组织,从结构特征和效率特征上看,它表现为这两种形式的某种折衷。外部组织(企业)仍然是单法人结构,它以交易费用与规模经济理论界定自己的边界,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这种企业一方面在组织规模上节约组织成本(也是一种交易费用);另一方面由于与主体企业的产权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主体企业的指导,享有一体化组织的规模、范围和分散风险的经济性,节约了交易成本。这种介于企业组织与市场组织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就是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正是一种“以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来代替完全的企业一体化,以此避免完全一体化所带来的交易费用(组织成本)的指数上升;以企业集团内‘看得见的手’代替市场上那个‘看不见的手’,以避免各企业之间的机会主义倾向可能造成的交易费用(交易的不确定性)的上升”。

企业集团的特征

企业集团的形成过程决定了其内在特征,下文从两方面进行阐述。

1.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企业集团的本质、形成发展过程分析,我们对其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企业集团的具体特点与其所在国家、产业特性、所有制结构、内部组织结构等密切相关,但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企业集团有以下的特征:

1)企业集团由多个企业法人组成。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企业联合体,自身不是法人实体,而是由许多单一法人组成的联合体。组成企业集团的成员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工商企业、科研单位、金融组织等等,一般集团成员都是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法人乃至事业法人)、在法律上独立核算的单位,但作为整体的企业集团却不具有法人地位。

具有共同利益的各个法人企业以各种关系为纽带联合成为企业集团,因此决定了在企业集团内部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特性与共性、个体与整体的权衡和矛盾。但是,在论及企业集团时,更多的是考虑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状况。

2)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具有多样性与开放性。第一,集团内部的联结纽带是各种经济利益,包括资本、契约、产品、技术等等,联结关系的多样化决定了集团内部组织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第二,企业集团的组建有合并、兼并、收购、分立、相互持股乃至直接新建等等方式,多种组建形式最终必然形成多样化的组织结构。第三,由于企业集团如上所述不是独立的法人,集团内部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下属事业部或子公司是在集团共同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下独立经营,对于企业集团的管理,也就不可能采用固定的方式和强制的关系,这更加促成了集团组织结构的多样化。第四,根据企业集团的具体经营情况、承接项目的要求和安排生产的情况,企业集团内部协作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由此可能形成多种形式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结构,并不断调整变动。第五,组成企业集团的各种经济利益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旧的经济利益会调整或消亡,新的经济利益会产生,经济利益的大小和重要性也不相同,因此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与单体企业相比更加多变,其边缘部分也有着模糊性(例如某个法人企业有可能同时是两个企业集团的成员)。

3)相对单体企业而言企业集团的规模巨大。这里既指整个集团的规模,也指集团中核心企业的规模。企业集团产生的原因就在于通过联合产生多方面的规模经济和聚合力,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风险分散性,以便更好地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国内,企业集团的平均规模都大大超出了可比的单体企业的平均规模。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行业中,规模的大小具有很大的相对性。例如,1994年中国工商企业500强销售额总共约1.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不乏国内的大型企业集团,而当时全球500强第一名通用汽车公司的销售额折合为人民币就达到了1.4万亿元,不同企业集团之间的规模差距可见一斑。

4)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具有连锁性和多元性。即企业集团内部的生产经营联合既有纵向联合,又有横向联合。集团关系既可能是多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联合关系,也可能是由原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供应等企业组成的高度连锁相关的关系,亦可能是多家企业共同处于一家控股公司控制之下,相互业务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当然也有不少企业集团是几者皆备。集团形成以后,在外界环境压力下可能有实力向相关领域不断扩展,也可能有动力向其他不相关行业进军。

2.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征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并没有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为从长远来看,企业集团的价值最大化与集团成员的价值最大化是内在一致的。但是,从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集团既可以看作是企业组织的高级形式,也可以看作是企业外部组织的一种形式(在这里企业集团是企业外部组织的一种较紧密的形式,其他形式有连锁经营、品牌授让、战略联盟甚至价格联盟等等)。所以,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与单体企业的财务管理相比又有着不同的特点:

1)集团财务管理的主体和受体复杂化

单体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相比,变成了“微观”层次上的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实施,不仅包括企业集团中成员企业内部的管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或总部(根据集团组织形式的不同)针对不同类型的成员所进行的不同性质的管理。由于集团组建模式和组织形式的不同,财务管理的主体可以是集团公司、控股公司、集团总部、事业部、超事业部、子公司等等,无疑是大大复杂化了;另一方面,构成企业集团的成员可能在所有制、产权形式、行业、规模甚至国别上都不一样,这种较大的差距使得财务管理的对象表现出更强的复杂性。相应的,集团的财务活动也更加复杂。

2)集团财务管理的基础是控制

管理的核心是控制、协调与发展,而协调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控制方式。企业集团是企业的联合体,是一个通过以资金为主的多种联接纽带联合的多法人的集合,核心层对集团其他层次的控制成为管理的基础。只有集团内部实现了有效的控制与协调,企业联合或者自我发展为集团的初衷才能实现。由于集团的主要联接纽带是资本,集团成员各自独立的法人地位决定了只有从财务角度对企业集团实施一体化的管理与控制,才可能使集团真正成为经济利益的统一体。

如前所述企业集团是一种较为紧密的企业外部组织形式,故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企业集团比其他企业联合形式更易于控制。从另一个层面上看,财务控制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或核心企业对众多处于不同层次的子公司或非核心企业进行实质性控制的重要方面,因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难度就显著增加了。这既体现于集团财务管理在管理对象、管理层次、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上的复杂性,更体现于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体制,即财务实行分权管理和集权管理的两难选择,以及集团组织结构和财务人员的职能设置上面。

3)集团财务管理更加突出战略性

首先,由于集团成员的法人特性,集团财务管理在公司层面就包括企业财务战略的问题。

其次,企业集团的建立,本身就是企业组建形式的战略选择,企业在外部市场与内部交易费用之间进行权衡,在企业合作、企业合并与企业联合的形式之间,在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和事业部之间,或在实行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之间,不断作出战略性的选择和调整,最终形成各式各样的企业集团。

再次,企业集团的多法人联合性决定了凡是在集团层面的财务管理活动,如组织结构设计、财务制度安排、投融资和分配决策,几乎都是关系到集团整体的安排,也就是说符合财务战略整体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最后,对于企业集团这样一种规模庞大,成员众多,管理多层次化,发展方向多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财务战略不但关系集团整体的发展,而且必须比单体企业中的财务战略更深入地渗透到集团的日常经营和集团成员的协作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应付企业集团所面临的高度复杂的宏微观财务环境。

企业集团的优势

企业集团的内在特性在外部表现为以下优势:

1.集团的“舰队”优势

由于集团企业之间的产权纽带关系,集团企业对成员企业拥有控制权,通过在集团成员企业中的合理分工,集权和分权的合理分配,可以使集团在市场竞争的汪洋大海中像“联合舰队”那样协同作战,抗击外部激烈的竞争,又能使每一个成员企业像舰队中的小船那样保持着对市场快速反应的灵活性。另外,由于企业集团的实力大,使企业集团比一般的单法人企业更容易进入那些只有凭借企业雄厚实力才有可能进入的较高进入壁垒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和进入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并可在该行业和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

此外,企业集团的“舰队”优势还体现在规模经营上,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即借助于集团的生产规模和对上下游的“垄断”作用提高销售价格、压低原材料采购价格,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

2.集团的“垄断”优势

企业集团的雏型是十九世纪的契约型经济组织----卡特尔、辛迪加、康采恩和托拉斯,后来逐步从契约型发展成为后来的产权纽带型,集团雏型是为了垄断,现代企业集团的目的还是了为垄断。由于企业集团的生产规模从理论上讲已经超出了一般企业的生产经济规模(多个相同经济规模的生产企业叠加),使得企业集团通常在主营产品中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这种占有率足以影响和左右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及供给情况,仅日本前六大企业集团(三菱、住友、三井、富士、三和、第一劝业集团)总资产就占全国的12.98%, 销售额占14.32%,纯利润占15.32%,银行融资占36.8%。而在企业集团发展不太成熟的中国,据1995年的统计资料,国家拟重点发展的1000户企业和企业集团,占全国国有企业总数的0.33%,而资产达28000多亿元,占国有企业工业资产总额的48%,销售收入的46%,利税总额的71%。这足以说明企业集团的“垄断”优势。

3.集团的“协同”优势

在企业集团内部,协作取代了竞争成为生产经营的主导因素,有效的联合能够产生1+1>2的总体效应,从而使集团总体中的个体也能从中受益。协作的效果在生产上的体现最为直观,具体分析生产上的联合协同效应,有以下几点:

(1)联合可以扩大生产批量,便于组织大量生产和流水作业。在同等社会生产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专业化生产与协作,把原来分散在若干企业的同类生产相对集中到一个或少数企业生产,就可以使很多企业从原来的多次小批量生产发展到大批量生产。从总体看,产品品种并没有减少。组织大批量生产的好处很多,它可以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减少工艺装备的数量,并且可以减少由于改变品种和调整设备造成的停机,这可以说能改善企业的大部分经济指标。在进入买方市场和广泛使用大规模流水生产线的当代经济中,这是同类企业间整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2)采用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一般情况下,单体企业和小型企业有的没有实力采用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在另一些情况下,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大量使用的专用设备和多用设备(如万能机床)在单体企业和中小型企业里往往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功能剩余和效率低下。随着经济组织的联合,在生产产量和品种上为采用这些设备或更有效的利用这些设备提供了空间,在财务上则体现为达到了经济批量和经济品种数量。

(3)各种关系密切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特点,原材料的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以及各企业的市场分布、运输能力、信息手段等的差异,实行择优布局、合理分工,把生产力配置在综合消耗最少、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最低、信息传递最便捷的地区,使各成员企业都能各得其所,换取不便于自己生产或自己生产不如交换得来有利的产品。

(4)产品相关的单体企业的生产自主性使得它们生产在时间上互相不配合。企业的联合体中,每个企业的生产时序得到统一安排和有效指挥,从而可以在理论上为企业集团的整体发挥功能提供一种最佳的时序安排。如减少非生产时间、储存时间、运输时间等等,最终表现为社会生产时间的节约。

以上(1)和(2)是生产作业上的协同效应,(3)是生产空间上的协同效应,(4)是生产时间上的协同效应。要注意的是,生产作业的协同效应是企业联合或完全合并的动因,是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共同具有的作用;而生产空间和生产时间上的协同效应则是企业联合而不一定合并就可以产生的作用,在其中各成员企业的独立性也能得到体现。

在一定条件下,生产的联合协同效应以及后面将要涉及的竞争产生的联合协同效应都与企业联合的规模成正比,规模越大,则内部专业分工越细,劳动的熟练程度越高,只要协作关系调整得当,就会产生递增的规模效应。同时,在很多情况下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上述的联合效应才能产生,比如分摊高昂的专用设备的成本等。因此,企业有不断联合的动力。

企业集团的“协同”优势还体现在“范围经济”上,集团通过对成员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之获得最合理和最全面的开发。

企业集团的“协同”性还体现在技术创新上。张建忠博士(1998)对企业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经济优势作了如下总结:第一,自我催化效应,第二,低成本扩散与收益放大效应,第三,风险分散效应,第四,技术导向效应,第五,协同整合效应。

企业集团的“协同”性还表现在其他综合资源的规模效益上。如融资成本,广告成本等。

4.集团的“战略”优势

企业集团在战略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其多元化经营、拓展经营边界和风险规模上。一般而言,单法人企业是无法言及“多元化”。即使言及“多元化”,由于企业的总体规模不大,在各个领域都无法形成经济规模,其多元化的成本也相当高。随着企业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不断扩大,企业集团的边界不断扩大。该集团主体行业的宏观经济形势对整个企业集团的利益影响相当大,特别是当集团内的企业资产专用性相当大时。这就迫使企业集团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必须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方针。多元化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拓展企业集团边界,扩大企业规模,在多行业内形成垄断获得垄断利润;一方面在于规避市场风险。在市场竞争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企业迫切需要不断地改进和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以适应不确定的未来。企业集团在处理风险时常用的方法是风险转移和风险组合。风险转移促使集团企业与成员企业的不完全联合,而风险组合则导致了企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

5.集团的“品牌”优势

“品牌”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品牌的价值已大大出乎人们以往的想象。据美国纽约《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杂志1995年评出的世界品牌排榜所列,“可口可乐”、“万宝路”、“IBM”等商标价值分别高达390亿、387亿、191亿美元。这足以说明“品牌”的价值。对现代企业来说,品牌意味着顾客对产品质量、服务等一系列企业行为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期,同时还可以满足一部分顾客的虚荣心。这意味着较低销售成本和较大的市场占有量。但品牌的建立除了企业自身的基础之处,还需要较大的广告投入,并需要有较大量的市场占有率支撑。这不仅仅是因为广告的规模效益,也因为没有一定的市场占有量则无法称之为“品牌”,而单法人企业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企业集团的“品牌”优势,不仅因为广告推销的规模效应,而且因为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主营业务的“品牌”效应向集团扩张的新领域延伸,使集团得以低成本进入其他领域。

三、企业集团的组建模式
        企业集团组织概述

企业组织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础。从根本上讲,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是为了获得一种有效的协调机制,这种机制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流动,以最低成本达到企业经营目标。

企业集团是适应现代生产力规模经济和市场经济要求而产生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作为企业组织的高级发展形式,企业集团比以往任何一种组织形式发展得都快,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都要大。

在国外,企业集团作为服从于生产力发展和追求经济运转高效率而出现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的新形式已经有相当长时间的实践。在发达国家,企业集团的形成是以市场作用为主,政府与市场混合作用为辅;诸如美国和英国的市场推动型,以法国与日本为代表的混合作用型。在发展中国家,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最为典型,企业集团多属于政府推动型,其形成是以政府推动为主,政府与市场混合作用为辅。

集团组织结构有多种分类方法,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依据威廉姆森的企业组织结构分类,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分为以下三大类:

1)U型结构,即不设中间管理层,集团总部与下属成员企业直接联系和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

2)H型结构,该种企业集团设立若干行业集团公司作为整个集团的中间管理层。

3)M型结构,设立事业部作为企业集团中间管理层。

2.依据母公司对子公司管理的集、分权的程度,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分为以下四类:

1)依托型企业集团

又称之为经营型企业集团,指集团总部直接参与经营的企业集团,成员企业的生产经营对集团总部有着极高的依赖性。

2)独立型企业集团

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集团的管理工作,指导和协调成员企业的生产与经营。集团总部完全是一个股权管理公司。

3)多总部型企业集团

这种组织模式是企业集团组织模式的更高一级形式。一般而言,它更多的与大型的跨国集团联系在一起。它不设立集团公司,而是由董事会来代替集团公司。

4)混合型集团公司

混合型集团公司是以上几种企业集团组织形式的混合体。有层层控股型和环状持股型。

3.按职能、对象和地区的不同,企业集团可分为一维模式和多维模式两种类型。

任何一个组织的组织设计都要根据多样的标准来进行。一般地,组织设计的基本标准有三种:职能、对象和地区。采用不同基本标准设计组织结构时,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可分为一维模式和多维模式两种类型。

根据组织划分和统合的职能标准,企业集团一维组织结构可划分为三种模式:

1)职能型组织结构,是以企业集团的核心活动,如研发、生产、销售等职能为标准进行组织划分而建立起来的。

2)对象型组织结构,也被称为分部型组织结构或经营范围型组织结构,它是以企业集团的核心产品组(对象)为出发点建立的组织结构,在建立的时候与企业集团的产品规划相联系。

3)地区型组织结构,地区型组织结构是从空间约束的活动区或地区为出发点建立的,活动区域的划分与企业集团的区域战略相关。

多维组织结构就是指同时按多个基本标准来进行组织的划分而形成的组织结构,多个基本标准在多维组织结构中对企业集团组织设计在重要性原则上是相同的。多维组织结构一般情况下有二维的矩阵型组织结构和三维的混合型组织结构。

企业集团各组织层次的组建

以母子公司体制为主体,企业集团核心层对成员企业分别建立控股、参股和协作的关系,形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企业集团的核心层,以下依次为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最终组建成为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的核心层负责整个集团的投资方向、重要人事任免、分配制度制订等重大决策,并对各成员企业实施监督,是集团的决策中心。紧密层由有集团内的专业子集团或专业总公司构成,是经营主体,一般是集团的利润中心,集团总部对各行业子集团或专业总公司拥有控股关系;专业子集团或总公司下属的企业主要负责生产,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可归为集团的成本中心。企业集团的各层次依照与核心层的资本联接紧密关系和职能分配关系来分管业务、分担风险、分享收益。

1.企业集团核心层的组建

企业集团的核心层可能是:⑴一家大型的实业企业,⑵一家控股公司型的母公司,⑶若干家有实力的相关企业,⑷生产企业和银行以及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联合体。在⑴、⑵两种情况下,企业集团的核心就是该实业企业或控股公司自身;在后两种情况下,企业集团的核心层一般是通过相互持股组成,或由某一家企业或银行控股若干家公司组成。

在很多企业集团中,紧密层企业的地位日益上升,逐渐向核心层靠拢。原先的一些紧密层企业如控股公司下面最重要的几家一级子公司,随着业务的专门化和权利的分散化也可以看作集团的核心层成员。

2.企业集团紧密层、半紧密层的组建

企业集团的核心层根据经营业务范围、自身资产规模实力以及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对其他企业控股、参股及签订协议,最终形成企业集团的主体,即集团的核心层、紧密层与半紧密层。从以股份制为基础组建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看,主要途径有:

⑴直接投资入股。集团公司以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向潜在的成员企业投资入股,从而建立起与这些企业的产权关系和经营关系。其中,对需要完全控制的紧密层企业实行绝对控股,对需要施加重大影响的半紧密层企业实行相对控股。

⑵出资并购。运用要约收购、承担债务等多种形式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产权,形成资本控制或影响。

⑶股票置换并购。集团母公司与成员企业置换股份,相互持股。互相持有的股份数额占集团母公司与其他成员各自总股本的比例不同——集团母公司一般规模大、注册资本大,因此成员企业无法对其形成控股,而母公司持有相同的股份数额却对成员企业形成了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

⑷新设成立。集团公司结合一项新的业务或一个新的项目,注册成立一家新的法人子公司,这一子公司可以是集团公司独资,或是集团母公司与集团内其他成员企业合资,也可以是集团公司与集团外的企业合资,或是集团内其他成员企业与集团外的企业合资,形式不一。当然,后面几种方式同时也是企业集团自身扩张的途径。

⑸分拆设立。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变革的时候,将原先的分公司、分厂,或者一部分业务拿出来,成立一家具有法人地位的子公司。这也往往是许多企业上市融资的方法,即将企业中较好的资产部分进行包装,达到上市的条件后以较优厚的发行价上市融资。

3.企业集团松散层的组建

集团公司、紧密层和半紧密层的公司根据生产和经营的需要,以及自身的能力和对外的关系,以产品、技术、营销等为纽带,按照契约、合同、协议的方式联结接一批合作企业,如与供销、运输、咨询等领域的企业的联合。这些企业与集团成员协作经营,但不具有产权关系。在互惠互利的情况下,松散层企业也能够与集团其他成员保持稳定的关系,构成企业集团动态和模糊的外围边缘层。

企业集团的组建模式

上节从企业集团组织层次角度讨论了企业集团的组建,如果从集团整体扩张的角度,企业集团的组建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纵向一体化形成企业集团

即单体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或并购主营业务的上游和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运输、服务等行业的企业,组建成企业集团,并以此方式不断扩张。这主要是核心企业采用相关多元化战略的结果。

韩国的大型企业集团LG集团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以生产雪花膏等化妆品起家,由于没有企业能够提供合乎质量要求的雪花膏塑料瓶盖,于是自建一家塑料企业;企业建成后在生产能力剩余的情况下生产肥皂盒、牙刷等,同时还生产电扇叶片和电话机外壳;这又使集团开始注意生产电子与电器产品以及通讯设备;塑料企业的建立还使集团进入炼油业,组建了油罐装运公司;又根据需要组建了保险公司,最终形成一个大型企业集团。

2.横向一体化形成企业集团

横向一体化产生的联合效应和规模经济已经在前面讲述,这种方式即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或并购那些生产销售同类产品的其他企业而形成集团。这主要是企业采用专业化扩张战略的结果。在我国的啤酒业中如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以及彩电业中如海信和TCL等企业集团,都是依靠横向一体化,联合兼并大批同行业企业并不断扩张而形成的。

3.无关联一体化形成企业集团

这其实是大企业采用无关联多元化战略的结果,大企业靠综合兼并的方法向无关的行业扩张,最终形成企业集团。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集团的形成是以上三种模式中几种混合采用的结果,具体模式实际上是根据核心企业的经营性质、市场需求和竞争者状况等因素做出的选择。


友情链接: 企业文化咨询 公司内网